何海锋:那年正月初二 | 天同故事
Posted on:2022.10.16 19:52 Author:何海锋 Source:天同诉讼圈

 

 

 

动图封面

一、蒋律来电

2020年1月26日,农历是正月初二。头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了我们蒋勇律师的电话,不是拜年。那个春节,过年根本不是主题。

蒋律师开门见山跟我说,东城区司法局明天准备开个会,请律师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支持,问我是否愿意一起参加,让我好好考虑一下,也跟家人商量一下。他特意强调,一定要跟家人商量一下。那时候武汉疫情刚爆发,北京也已经有病例出现,全国都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让这个春节显得十分特殊,也让蒋律师的这个邀请变得有点沉甸甸,就像是在召集战士出征。战士没有考虑太多,跟蒋律师说,您都愿意去,我当然也愿意去,家里人不会有意见的。我心里想,不光是我,每个天同律师也都愿意去。参与抗疫之战,责无旁贷;和蒋律一起出征,何其有幸。只是——当时我对疫情,除了吐槽,啥也不懂,不知道去了能干啥——但这话我没说出口,担心蒋律师会认为我在推脱。蒋律师说,好,那明天早上司法局门口见。挂完电话,我才告诉家人这个决定。尽管我故作轻松,家人还是觉得有些冒险——我们全家人已经小心翼翼地在家里自我隔离了7天,连电梯都没下去过。家人更担心的是,我会不会一去难复返?只有我儿子没有提任何意见——他那时候出生刚满6个月。当然,家人最后也都支持了我的决定,因为他们都相信蒋律师,也相信天同,相信政府。第二天一早,我打车来到了朝阳门内大街的东城区司法局办公楼。按照家里领导的要求,出门前全身喷了消毒液,全程都带着一次性手套,还随身携带了一根没有笔芯的圆珠笔用来摁电梯。下车关上车门,赶紧把手套扔进了垃圾桶。

 

动图封面

二、白发将军

我来得早一些,在楼门口等蒋律师。天色阴沉,寒风凛冽,路上的行人不多,有遛狗的大爷连口罩都没戴,也有人已经戴上了防毒面具。那时候疫情刚起,谁也不知道有多严重,持续多久,该如何应对。

蒋律师自己开车来到了司法局。他停好车走向我,就像一位久经沙场的白发将军。我们一起走进司法局办公区,才发现那天司法局邀请来开会的,只有我和蒋律师两个人。我们也发现,正月初二的司法局是一派忙碌有序的工作景象,与平时唯一的不同就是大家都戴着口罩。我们在家里不敢出门的这些天,司法局的领导同事们和北京市的其他行政机关一样,都一直默默地战斗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在当天的会上,天同所受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的委托,开始担任区疫情防控工作法治保障顾问,蒋律师带着我具体参与这项工作。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负责梳理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法律问题,提出健全东城区疫情防控法律保障工作机制的建议。这项工作,我们用一整天的时间完成了,正月初二熬了个通宵,正月初三就提交到了司法局。那两天,我们还密集就落实“四方责任”,实施应急管理措施、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专业法律意见,提示法律风险。蒋律师的要求是,把防疫的事当成头等大事,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完成任务。

三、口罩尴尬

其实,对于疫情防控,蒋律师和我此前几乎都没有任何经验和知识。那天离开司法局大楼时,蒋律师提议我们俩在楼前自拍一张合影,纪念这特殊的一天。我把这张合影发到朋友圈后,很快就有人指出,蒋律师的口罩上下戴反了,而且我们俩戴的都是后来被宣布为不合格的北京雾霾期间囤积的带呼吸阀的口罩。于是有人评论:被口罩出卖了;但也有人评论:口罩威武。后来跟蒋律师提起这事,他大笑说,这才显得咱勇敢。

 

尽管如此,我们深感重任在肩,沉甸甸的信任更加不能辜负。我们从零开始学,按照司法局的指导和要求,完成了每一项工作。东城区疫情防控法律专家顾问团和东城区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成立后,天同第一时间参与,指派蒋律师和我担任专家顾问和志愿者,背后则是天同全体律师的支持。面对疫情期间各种突发事件和各方提出的法律问题,我们及时做出响应并开展研究,为东城区政府依法依规防控疫情,处置相关问题,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出谋划策。由于在疫情期间的表现,蒋律师后来又被聘任为东城区依法治国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天同也获得东城区律师行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动图封面

四、回家路上

从司法局出来,已经是中午时分。蒋律师亲自开车送我回家。汽车行驶在空旷的北京大街上,畅通无阻。路上蒋律师主要跟我讨论了一个问题——面对疫情,法律人应该做些什么,天同和无讼应该做些什么?蒋律师想到的是,因为疫情给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的法律问题;疫情也会影响到律师的学习方式和服务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天同和无讼能做些什么?老实说,这些问题我从来没考虑过,而他已经有了一整套想法,滔滔不绝。那一路,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很快,蒋律师在车上的这些思考,就转化成为了后来天同无讼的一系列公益活动。按照蒋律师的部署,2月2日,天同向全国律师发出“倡议书”,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天工air版”(法律人线上办公协作系统),帮助法律人克服疫情期间协同办公的障碍;天同还联合无讼学院,从已有的300多门在线课中精选部分热门课程,免费开放给所有法律人,让大家在疫情期间也能够保持学习状态。蒋勇律师作为无讼科技的创始人,还策划天同和无讼联合特别推出直播晚8点“战疫行动:法律人知识共享计划”,与全国法律人公益分享知识技能,带动了疫情期间法律人的学习热潮。2月11日,蒋律师又策划天同联合无讼等正式发起“十四场直播学知识,百万爱心助战‘疫’”计划,募得善款840853.5元。募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一线物资采购及捐赠。后来,蒋勇律师又策划联合15家省市律师协会共同发起“律师战‘疫’公益培训”,通过“无讼APP”在线直播培训的方式,推进相关省市律师培训工作,律师听课将计入继续教育培训课时。通过此举,保障律师培训学习不断档,继续加强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技能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依法防控和疫情后的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直播课程持续至今,无数法律人从中受益。

五、终身难忘

对我个人来说,2020年的正月初二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从一个首都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接受者、旁观者、质疑者,转变为一个支持者、参与者和关心者。从这一天开始全程参与东城区疫情防控的法律保障工作,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法律作为一种武器的力量;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法律也是“战疫”的武器》发表在天同诉讼圈,其实就是这段经历的一个思考和总结。更重要的是,这一天,我感受到了以蒋律师为代表的天同人的责任和担当——当社会有需要,天同总能够被想起;面对困难和挑战,天同毫无畏惧;对于所托之事,天同一定使命必达,超越期待;而当潮头乍起,天同人总会登高击桨,率先看到前方的无边胜景。

转眼两年多过去了,疫情还未消散,白发将军却已经离开了我们。那年的正月初二,与过年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