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律师身份核验平台”上线试运行】
为便利律师参与诉讼活动,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配合下,近日司法部推出的“中国律师身份核验平台”开始上线试运行。律师只需要在微信小程序中检索“中国律师身份核验”,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律师身份后,即可使用“亮证”和“扫一扫”功能。这是司法部律师工作局与信息中心推进律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便利律师参与诉讼机制,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以“律师身份核验”为基础,深入拓展应用场景,为广大律师提供身份信息授权、执业行为确认等更多线上服务,最大程度便利律师参与诉讼。未来,律师足不出户进行网上立案、提交证据材料、申请延期开庭、送达诉讼文书等将成为可能。(司法部政府网)
2.【广州互联网法院印发规定 高校师生可参与法院纠纷调解】
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印发《关于高等院校参与互联网纠纷多元化解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高校师生可参与法院纠纷调解、课题研究等工作,推动司法实践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实现网络空间多方共治。根据《规定》,高校可依规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也可以向符合条件的高校提出合作意向。参与合作的高校原则上应当设有法学专业,一般由其内设法学院(系)作为合作实施部门。未设法学专业,但设有与法院管辖案件类型相关专业的高校,并提出合作申请的,法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同意。(新华网)
【天同诉讼圈编辑:韩非鹏、刘伟杰、张艳、席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