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播剧《三十而已》大结局,三位女主角的不同境遇引发了众多女性的共鸣;另一边,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热火朝天,又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年龄段姐姐们的无限可能。一时间,女性话题占据了热搜榜。作为一名战斗在职场的三十岁女律师,也忍不住开始思考人生。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
在选择做女律师之前,我曾有过一份相对稳定的国企工作,而我并不是个例,在天同,有很多女同事从不同职业辞职转型,其中不乏已经拥有较高职级的法官、检察官。众所周知,忙碌是律师工作的固有属性,没有稳定的上下班和周末双休,只要客户有事,近乎007式待命是律师的工作常态。因此,在做出抉择前,为什么辞职?辞职后能否适应律师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是我们面临最多的问题。一部分女性在舍去稳定工作前,不仅要花大量力气说服自己,更要说服家人、朋友或者自己的另一半。这源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稳定”“事少”“顾家”成为女性选择职业考虑最多的因素。且由于女律师给人强势、较真、硬邦邦“女汉子”的刻板印象,往往容易捆绑上疲于奔命、家庭不幸福的人设。于是,我们在选择富有挑战性和更为忙碌的工作前,容易退缩。
然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又有了一些变化。在工作场合,能力成为更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只要不自我设限,女性可以与男性一样从事任何职业。至少,在天同,女律师会受到与男律师同等的尊重和待遇,相信这不并是个例。社会的开放,也使得现代女性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个体,是否拥有充盈的人生,这是时代的馈赠。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放弃一眼到底的稳定工作,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诚如曾为法官,现为西安分所合伙人史琦律师在做出抉择时的动力和信念:“我不想一生只走一条路,体制内的生活我已然了解,后面的日子我想要换条路,面对可知或不可知的困难,去面对、去克服、去成长,希望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失落、痛苦、艰辛和快乐,像钻石般嵌入我的生命,让生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1]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2],我想借用这句话来给所有女性曾经的选择和未来的坚持一剂强心针。
不要低估自己,甩开“冒充者综合征”
入职天同,我总觉得自己带点运气成分。在职业转换初期,面对重大、疑难案件,我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主动往前凑,只等着被点名,于是我并没有如想象中,工作能力日新月异地飙升。有一天我中奖了,作为案件小组成员,头天晚上八点拿到汇报材料,需要我第二天一早向客户当面汇报。我表面淡定,内心翻江倒海,怕自己做不好,但我不敢拒绝。那天晚上我熬夜准备,几乎没怎么睡。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我汇报的还不错,案子也顺利拿下,但我明白,是团队领导把我向前推了一把。这样的情景发生了不止一次。我开始问自己,如果不是有人推,我会勇敢地向前走吗?
后来,我了解到这种低估和怀疑自己的现象有一个学名,叫“冒充者综合征”,表现为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无论男女都容易出现这个症状,但女性更为严重。有研究表明,女性对自身表现的评价普遍低于实际情况,当一个女性接收到负面的反馈时,相比男性,自信和自尊心会遭受更大的打击。[3]所以,女性更容易在机会面前往后退。
美国思科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帕德玛锡・华菜尔,曾被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她回答:“当我的事业刚起步时,我拒绝过很多机会,因为当时我想‘我这个水平还胜任不了这项工作’或是‘我对这个领域还不了解’。现在回想起来,在某个特定时期,迅速学习并做出成绩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常跟人提到,当寻找你的下个目标时,其实没有所谓的完全合适的时机。你得主动抓住机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学习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
即使是成功的职业女性,也不是一上来就无所不能、准备好一切才往上冲的,她们在最初往往也是被推上战场。坦白的讲,赶鸭子上架的机遇并不是时时发生,当我们始终沉默谨慎、往后退,也不会有领导反复劝说,拎着我们向前走。后来,我怕再不主动,连鸭架都没有了,便开始积极地参与到更多的工作中。我的同事们,也与我一样,积极地学习和磨练,珍惜每一次办案机会。基于此,我们在天同的这两年,共同见证了彼此的迅速成长。
所以,不要低估自己,即使“假装自信”,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向前冲。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是骗局
在三十岁的人生转折点,我怀孕了。起初怕影响工作,我并没有告诉同事,为了做好案子,我熬夜加班,拎着电脑奔客户单位汇报,然后,我进了医院,检查结果也并不是很好。那一刻,我崩溃的大哭,我充满焦虑、恐慌。我怕我无法像从前一样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中,前浪没赶上,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怕律师繁重的工作量和较大的工作压力影响宝宝健康发育;更怕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充分的陪伴孩子成长。
平静下来,我开始慎重地考虑事业与家庭平衡问题。我曾问过几乎身边所有的职业妈妈,如何在这个阶段平衡事业与家庭,尤其是孩子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孩子没出生都还算好的,只要孩子出生了,不可能平衡,只能在鸡飞狗跳中坚持。对此,无论是成功女性,还是普通上班族,恐怕都认同。而我非常喜欢杨澜的观点:“男人女人都要担‘两桶水’,这‘两桶水’分别是事业和家庭。有人觉得,如果我只挑一桶水会不会省劲点,但力学原理告诉我们不会。你一只手拎一桶水特别沉,还不如拿一根扁担挑两桶水,这两个水桶间有一个平衡关系,大家都是要挑这两桶水的,人生路上肯定有会有这两桶水不一样重的时候,也有可能洒出一点水的时候,不过每个人都在平衡两个水桶之间的平衡,希望到达终点的时候不要洒得太多。”既道出了事业与家庭的双重重要性,也道出了事业与家庭总有厚此薄彼的时候。我开始明白,在不同阶段,各有重心,短暂的退让是必然,放宽心态,尽力不让水撒的太多就好。
针对孩子出生后鸡飞狗跳的生活,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指出:“完成,好过完美”。她建议广大职业女性,想要平衡事业和家庭,首先,要放弃追求完美,迎接孩子带来的变化,接受有点混乱和复杂的生活;其次,尽可能高效地达成工作目标,并灵活地调整工作时间,部分没必要在办公室完成的工作,可以带回家,在孩子休息后的零碎时间完成,增加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再次,与家人亲近、关爱,相互依赖,在工作忙的时候,适当的请求丈夫和亲友协助;最后,放下对家庭的负罪感,带着已拥有的,尽可能去努力。
受此启发,为了保证健康,减少吃外卖的机会,我开始尝试晚上按时回家,在案件不必须进行团队讨论的情况下,把部分工作带回家做。这样,增加了对家人的陪伴,减少了家人对孕期健康的担忧,而我自己也确实安心了不少。我开始理解,在无法苛求完美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可以做出退让和调整。
平衡虽艰难,但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可能是我们更愿意在将来成为孩子的榜样:一个有趣、聪明、积极的母亲,很酷、很有力量。
写在最后
每个人就像一棵树,会慢慢地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结出果实。它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姿态,岁月里有不同的承载,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使命与美好,每一年我们也都可以尽情地吸收阳光和雨露,拔得更高。作为女性,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温柔的坚持,成长是我们的永恒。
谨以此文,献给在事业的重压下艰苦奋斗,在家庭的混乱节奏中精疲力竭的超人女律师们,三十而已,让我们继续在各自的人生乘风破浪!
注释:
[1]史琦,《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写在加入天同一周年|天同文化》,载于《天同诉讼圈》https://mp.weixin.qq.com/s/3VY2L9f5rmiI4GmCq3TGJg
[2]——脱不花
[3] Kimberly Gladman and Michelle Lamb,“GMIRatings'2012 Women on Board's Survey,”(2012),http://infcgmiratings.com/Portals/30022/docs/gmiratings wob 032012pdf
“天同文化”栏目由王真律师主持,我们希望借此传达天同的愿景、理念和价值观。